F4方程式上海站:中国赛车运动的崛起与未来
2025年F4方程式上海站赛事回顾,探讨中国赛车运动的成长与未来,见证年轻车手的崛起与赛车文化的普及。

F4方程式上海站:中国赛车运动的崛起与未来
2025年5月16日至18日,东鹏特饮国际汽联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激情开赛。三天的激烈角逐中,银桥ACM GEEKE车队的张石墨和ONE Motorsports吉宿车队的戴于淏表现尤为抢眼,各自斩获两个决赛回合的冠军。这场赛事不仅是中国基础赛车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更是中国赛车运动未来的一次重要预演。
年轻车手的成长舞台
F4方程式锦标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作为国际汽联运动金字塔构架中的第四级别赛事,F4成为了连接卡丁车与F3职业赛车之间的桥梁。多年来,F4不断为中国年轻车手提供磨炼和晋级的平台,同时也成为了中国赛车产业的重要基石。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F1正赛车手周冠宇,正是从F4方程式锦标赛开启了自己的职业赛车之路。另一位中国女赛车手师炜,在2023年的F4方程式锦标赛比赛中斩获最佳新人奖,之后在2025年成为了首位参加F1学院赛事的中国车手。
赛车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F4方程式锦标赛不仅仅是关于竞技高度的选拔,在赛事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F4赛事按照年龄从低到高,分为F4组(15-21岁)、CFGP组(21-40岁)、大师组(40岁以上),这意味着不同年龄的车手在同场竞技的同时,除了总成绩之外,还可以参与不同的排名机制,从而刺激更多人参与到赛车运动当中。
本次F4上海站的冠军之一戴于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23年他还只是一位只会驾驶虚拟赛车的“模拟赛车手”,他的成功充分证明,F4方程式锦标赛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竞技场。
赛车运动与汽车产业的共赢
赛车运动的比拼从不只局限于车手,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也离不开汽车产业的支持,而F4方程式为二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赛事创办之初壳牌喜力的一家独大,到现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参与,F4方程式锦标赛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赛事合作方之一、摩特中国董事总经理王远博表示:“中国的观众需要这样一个具有观赏性的赛事,中国的车手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能够参与进来,助力中国车手的发展。我希望中国的年轻赛车手们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级的产品,不要从起步就落后。这是我们对中国赛车的承诺。”
赛车文化的未来展望
在F4方程式锦标赛上海站的现场,除了紧张刺激的比赛之外,更可贵的是我们感受到了观众对于赛车的热情。时至今日,在中国,赛车不仅仅是一项运动,也在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
根据赛事组委会的安排,在本次比赛发车之前,观众可以进入围场,与自己喜欢的赛车和车手合影互动,真正做到和赛车0距离接触。小车迷小徐表示:“自己看过很多次赛车比赛了,但是踏进围场还是第一次,站在赛车旁边实在是太酷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下中国车迷群体中人尽皆知的“铁豆”,人气女车手师炜也参加了这次比赛,并获得了CFGP组季军。师炜对此次F4上海站以及赛车运动发展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机会,让大众逐渐去接受这项运动,我不想让大家认为赛车运动是高不可攀的,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这项运动,和已经在从事赛车运动的人一起坚持下去。”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各平台累计的中国赛车粉丝数量已经突破2亿,F1大奖赛也宣布与中国续约至2030年。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证明,中国赛车运动已经从过去的蛮荒时代走向高速发展阶段,相信随着年轻车手的不断涌现、受众的迅猛增长,属于中国赛车运动的明天注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