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张琳艳回归,中国女足东亚杯迎战日韩,米利西奇的战术考验
中国女足出征东亚杯,王霜和张琳艳回归,米利西奇教练面临战术考验,迎战日本和韩国女足,赛事充满挑战。

中国女足东亚杯之旅
7月7日,中国女足启程前往韩国,参加即将到来的东亚杯赛事。尽管东亚杯的竞技水平相较于女足亚洲杯稍显逊色,但对于新任主教练米利西奇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考验。日本女足和韩国女足一直是中国女足在亚洲范围内的强劲对手,因此,东亚杯不仅是中国女足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米利西奇检验球队阵容磨合与整体战术的关键时刻。
王霜与张琳艳的回归
今年一月,王霜与张琳艳未能出现在中国女足在广东肇庆的集训名单中。当时,这两位在进攻端具有巨大潜力的球员未能亮相,但此次东亚杯集训,王霜和张琳艳同时出现在米利西奇面前,这无疑让这位澳大利亚籍教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也为中国女足的东亚杯之旅增添了信心与希望。
米利西奇的战术布局
米利西奇在年初曾解释为何王霜与张琳艳缺席当时集训:“张琳艳当时因伤未能参加,王霜在热刺的上场机会也很有限。每位参加集训的球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竞技状态。”他进一步补充道:“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国家队,拥有两名具备创造力和个人技术的关键球员,队伍的表现都会有质的不同。”
新老交替的考验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张琳艳终于迎来回归,王霜也经历了两次米利西奇的考察:一次是在重庆永昌,另一次是在5月底至6月初的美国集训。4月初的永川四国赛中,王霜的身体状态尚未恢复到最佳,未能在第二场比赛中进入大名单。然而,通过不断的比赛调整,王霜逐渐找回了竞技状态,并在武汉车谷江大女足的赛季中,成为球队夺得首届女足亚冠冠军的关键人物,这也使得米利西奇对她的信心不断增加。
新人的加入
与5月末和6月初的集训名单相比,米利西奇在此次东亚杯的名单中,选拔了4名新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4名球员虽然是米利西奇执教时期的新面孔,但她们之前已经多次代表国家队征战,经验不容小觑。除张琳艳外,宋端、孙方欣和吕亚童的入选也让人眼前一亮。
宋端的表现
宋端其实是中国女足的常客,曾多次入选不同教练的国家队,而在近两年的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她的表现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刚刚结束的女足亚冠联赛中,宋端在球队夺冠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出色的发挥引起了米利西奇的关注。
孙方欣与吕亚童
孙方欣则是山东体彩女足的代表球员,此次重回国家队,而她的队友吕亚童则是首次入选国家队。吕亚童虽然是新面孔,但早已在女超联赛中有过不小的成绩。作为一名具有很高天赋的边后卫,吕亚童的加入为中国女足的边后卫位置注入了更多的速度与活力。现在,李梦雯和陈巧珠在边后卫位置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吕亚童的加入让这一位置的竞争愈加激烈。吕亚童自己也表示:“加入中国女足这个大家庭后,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家身上那种铿锵玫瑰的拼搏精神。我将不断努力,与队友们一同为球队贡献力量。”
赛程安排
根据东亚杯赛程安排,中国女足将在7月9日迎战韩国女足,7月13日对阵中国台北女足,7月16日与日本女足交锋。日本和韩国女足一向实力强劲,二者是中国女足在亚洲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东亚杯的比赛对抗将充满激烈与紧张,赛事水平也不亚于亚洲杯或亚运会。
赛事意义
此次东亚杯对于中国女足来说,既是继巴黎奥运会和女足世界杯后的又一重要赛事,也是考察新老交替成效的绝佳机会。与日本、韩国等亚洲顶级强队的碰撞,不仅可以帮助年轻球员快速成长,也为全队提供了一个适应高强度对抗和提升比赛阅读能力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经历巴黎奥运会预选赛失利后,中国女足急需通过一场场积极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来恢复士气,并在亚洲足坛重新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因此,这次东亚杯比赛对于中国女足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球队上下都非常重视,并希望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亚洲强队的真实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核心球员的回归
在此次赴韩的中国女足阵中,吴海燕、张馨、王霜、姚伟、张琳艳、唐佳丽、李梦雯以及朱钰等多位曾参与2022年女足亚洲杯冠军夺冠的核心球员仍在阵中。同时,随着一批在海外踢球的球员和联赛中新崛起的年轻球员加入,球队的整体战斗力也有了显著提升。对于米利西奇而言,他的任务非常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支新老结合的队伍捏合成型,激发出最大的战斗力。米利西奇希望能在下届亚洲杯前,打造出一支既有组织纪律,又能够踢出现代化足球风格的中国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