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奥运选人策略揭秘:从孙颖莎到王曼昱,外战表现决定命运
揭秘国乒奥运选人策略,从孙颖莎到王曼昱,外战表现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

在东京奥运会备战期间,国乒总教练李隼的一个关键决策至今仍被津津乐道——2020年3月,当奥运名单尚未确定时,他就已经开始针对性地训练孙颖莎备战伊藤美诚。这一预见性布局最终大获成功:孙颖莎在东京完成对伊藤的"双杀",15次交手中取得13胜2负的压倒性战绩,"止藤片"的称号由此传开。
进入巴黎周期,孙颖莎的"外协克星"特质继续显现。尽管早田希娜崛起为国乒头号外敌,但孙颖莎保持全胜纪录,十几次交锋中即使被拖入决胜局也总能笑到最后。这种稳定表现使得她连续两届奥运会承担起阻击主要对手的重任,东京对伊藤、巴黎对早田的剧本如出一辙。
值得注意的是,国乒奥运单打人选似乎存在一个隐形规律:在一个周期内与主要外协选手频繁交手、且保持优势的选手,往往能获得奥运门票。如今这个规律正在王曼昱身上显现——2024至2025年,她与张本美和在世界杯、世乒赛等大赛中六度交手保持全胜,其中巴黎奥运会团体赛就两次击败对手。
相比之下,孙颖莎虽然与张本美和有过8次交锋(7胜1负),但三大赛交手的次数明显偏少。这种差异或许暗示着:面对新生代的张本美和,教练组更倾向让技术风格更具压制性的王曼昱担当"狙击手"角色。特别是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团体赛的关键战中,王曼昱在双打和单打双线阻击张本美和的表现,已经展现出"新周期外战担当"的潜质。
李隼教练曾透露:"选拔奥运人选时,我们更看重选手对外协威胁的化解能力。"从东京周期针对伊藤的特训,到巴黎周期对早田的压制,再到如今王曼昱对张本美和的六连胜,这条选拔逻辑始终清晰可见。随着张本美和的快速成长,2028洛杉矶周期的人选竞争或将延续这一规律——谁能在重大比赛中持续压制这位日本新星,谁就可能在奥运单打席位争夺中占据先机。
继续阅读
2025年WTT澳门冠军赛女单1/4决赛中,孙颖莎与王曼昱分别经历激战,孙颖莎惊险逆转迪亚兹,王曼昱强势击败朱雨玲,国乒女单包揽四强席位。
2025年WTT澳门冠军赛第五日,国乒6位选手全力冲击四强,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等迎来关键战役,比赛看点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