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暨南大学报到:奥运冠军的学业与训练双轨制新篇章
奥运冠军全红婵正式成为暨南大学新生,开启学业与训练双轨制的新旅程,展现体育与教育融合的新趋势。

2025年9月13日,奥运冠军全红婵正式成为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新生。这一消息不仅刷爆了朋友圈,也标志着中国体育教育融合的新篇章。全红婵的入学,得益于她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符合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高校保送政策中“运动成绩优异”的条件。
特殊培养模式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早在5月份就透露,学院将对像全红婵这样的顶尖运动员采取特殊培养方式。通过“成果银行”制度,将竞赛成绩转换成学分,打破竞技和学术的二元对立。全红婵将学习运动心理学、体育产业经济学等定制课程,并在训练间隙通过手机或平板完成线上学习。
弹性学制与二沙精英班
校方为全红婵量身定制了弹性学制,最长可达8年,并推出了“二沙精英班”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允许她灵活调整学习进度,兼顾紧张的训练和学业,避免两头忙乱。
体育与教育的融合
全红婵的入学不仅是个人蜕变,更是无数运动员家庭的缩影。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体育系统正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推动体教融合,帮助运动员在退役后顺利转型。
国际趋势
国内外都在走这条路。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克里斯汀・福克纳,2024年巴黎奥运会双金得主,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计算机专业,曾在硅谷搞风投。她大学期间就用“学期制+训练周期”模式,把竞赛成果转化为学分,最终顺利毕业。
全红婵的大学之旅,注定充满挑战与荣耀。但我们相信,她能像征服跳台一样,征服学业。妈妈的笑容,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